• 天美娱乐

  •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基层动态 媒体报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18)
    文章来源:媒体报道 2023.04.13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

      (163)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也是人类到目前为止唯一的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 ,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

      马克思、恩格斯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历史和现实日益证明这个预言的科学价值 。今天,经济全球化大潮滚滚向前 ,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 、更紧密 ,和平、发展、合作 、共赢已成为时代潮流。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 ,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

      同时,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突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 ,战乱恐袭 、饥荒疫情此伏彼现 ,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治理赤字、信任赤字 、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

      当今世界的变局百年未有,变革会催生新的机遇,但变革过程往往充满着风险挑战 ,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 。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 ?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如何回答这些问题 ,关乎各国利益,关乎人类前途命运。

      (16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世界各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作出正确选择,齐心协力应对挑战,开展全球性协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 ,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倡议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正在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 ,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

      2.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165)走和平发展道路 ,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只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才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

      这些年来,随着中国快速发展 ,国际上有些人担心中国会走“国强必霸”的路子 ,提出了所谓的“中国威胁论” ,这既有认知上的误读 ,也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这种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 。

      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 、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 ,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和平的国际环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要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使国家更加富强,使人民更加富裕,依靠不断发展起来的力量更好走和平发展道路。

      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 ,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什么是当今世界的潮流 ?答案只有一个 ,那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当今世界,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老路是走不通的,只有和平发展道路可以走得通 。不能身体已进入二十一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 ,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老框框内 。

      (166)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来之不易,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和不断实践逐步形成的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始终高举和平的旗帜,提出和坚持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和奉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向世界作出了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的庄严承诺 ,强调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我们在政策上是这样规定的、制度上是这样设计的 ,在实践中更是一直这样做的。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有利、对世界有利,我们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不坚持这条被实践证明是走得通的道路 。

      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并且希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 。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  ,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国家不要指望中国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 ,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 。

      3.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167)二〇一三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在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 、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 ,“一带一路”就像一对腾飞的翅膀 ,正飞向和平 、发展、合作、共赢的远方。

      “一带一路”倡议根植历史 ,更面向未来。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绸之路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结合起来 ,把中国梦同沿线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更属于世界 。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长远发展出发提出来的,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 ,符合中国人怀柔远人、和谐万邦的天下观,顺应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占据了国际道义制高点。

      “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 、贸易畅通 、资金融通 、民心相通 ,是发展的倡议、合作的倡议、开放的倡议 。这一倡议的核心内涵,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 ,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协同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这一倡议要实现的最高目标就是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 ,各方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 。

      (168)几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今后要聚焦重点 、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 。坚持开放 、绿色、廉洁理念,追求高标准、惠民生 、可持续目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

      “一带一路”建设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要尊重彼此主权、尊严、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 ,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 ;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 、成果大共享 ,把“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 ,把“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优化创新环境 ,集聚创新资源,把“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把“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不针对谁也不排除谁;是开放包容进程,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 ,不是这样那样的所谓“陷阱”,不以意识形态划界 ,不搞零和游戏。只要各国有意愿,我们都欢迎 。

      4.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169)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路径,就是要秉持相互尊重 、公平正义 、合作共赢原则 ,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共同享受尊严 、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 、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 ,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 。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 ,要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 。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共同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谋求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 ,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

      (170)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 、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必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汇合点,不断完善我国全方位、多层次 、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打造覆盖全球的“朋友圈”。

      运筹好大国关系,推动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至关重要 。大国之间相处 ,要不冲突、不对抗 、相互尊重 、合作共赢。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要把握好中美关系发展的大方向,在互惠互利基础上拓展合作,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管控分歧,共同发展以协商、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成熟 、稳定、牢固,是互信程度最高、协作水平最高、战略价值最高的一对大国关系。要始终坚定支持对方维护核心利益,深入开展各领域合作,共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欧洲是多极化世界的重要一极  。要牢牢把握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确方向,继续推进和平 、增长、改革 、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建设。要同金砖国家深化战略伙伴关系 ,巩固经贸财金 、政治安全、人文交流“三轮驱动”合作架构。

      中国视周边为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 ,始终将周边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 ,视促进周边和平、稳定、发展为己任。要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欢迎周边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让中国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周边。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天然同盟军,要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中国积极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多边主义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 ,推动国际社会合作应对重大挑战。

      5.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171)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 ,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源于国际力量对比变化 。当今世界 ,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 ,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符合世界各国的普遍需求 。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 ,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把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很多问题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很多挑战也不再是一国之力所能应对。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 ,全球性挑战越来越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应对 。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

      (172)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大家的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使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 ,形成一致行动 。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 、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 ,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

      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并不是推倒重来 ,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与时俱进 、创新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要更好地反映国际格局的变化 ,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和利益。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维护和巩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 ,积极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体制 ,推动建设和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能力 。

      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 、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 ,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6.建设持久和平 、普遍安全、共同繁荣 、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17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与世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反映了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追求,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 、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

      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维护和平是每个国家都应该肩负起来的责任 。各国要相互尊重 、平等协商 ,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大国要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管控矛盾分歧,平等对待小国,不搞唯我独尊 、强买强卖的霸道 。任何国家都不能随意发动战争,不能破坏国际法治,不能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要共同维护比金子还珍贵的和平时光。

      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世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世外桃源,一国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不安全之上,别国面临的威胁也可能成为本国的挑战。邻居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篱笆 ,而应该去帮一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 、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各国应该坚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念 ,推进开放、包容 、普惠 、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创造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良好条件 ,共同推动世界各国发展繁荣,让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国,让人人享有富足安康。

      坚持交流互鉴 ,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文明之间要对话 ,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 。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坚持绿色低碳 ,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倡导绿色 、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构筑尊崇自然 、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 ,世界才更好 。面向未来 ,中国将一如既往为世界和平安宁作贡献,一如既往为世界共同发展作贡献 ,一如既往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贡献,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信息来源 :共产党员网

    返回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