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菏泽有这样一所学校,它始终秉持“创造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的教育”的理念,实施“一制三化”、选课走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它具有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王殿军领衔的校长智库人才支持,储备全国一流名校师资队伍,配备一流强基培训团队;它占地262亩,168个教学班,可容纳5000名学生,现有学生3300余人、教职工500余人。它就是定陶区人民政府、菏泽天美娱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创办的一所现代化新型K12学校——菏泽市万福实验学校,曾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山东省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试点学校、山东省普通高中省级优秀班集体、山东省中小学校星级图书馆、菏泽市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学校、菏泽市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示范校、菏泽市书香校园、菏泽市首批书法艺术教育特色示范学校等荣誉。
以过硬党建引领教育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万福实验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创建“红心映党旗,福韵满校园”党建品牌。一是开辟“红色图书角”阵地,收藏红色书籍2000余册,展示师生红色作品50余份。二是建设党建文化长廊,利用橱窗、走廊、校园板报等渠道传播红色革命精神,打造沉浸式党建育人氛围。三是开设红色思政课堂,推进红色教育进教室、进教案、进课堂,把红色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全过程。四是坚持“双培双带”机制,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和管理骨干,开展党员教师“双亮双争双评”“我是党员我带头”“争创教学先锋岗”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模范带头作用。五是实施“青蓝工程”,组织党员教师与教学一线优秀青年教师结对共建。六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开展以“清正廉洁”为主题的班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红·传”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馆被评为菏泽市第二批“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
以改革创新激发教育活力
教育改革是教育领域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紧密关联着国家的人才培养战略与个人的成长发展。万福实验学校积极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着力构建全新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育人模式,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一是大力推行“高效课堂”。坚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打造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理念的高效课堂,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与单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二是积极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摒弃以考试成绩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同时将教师教学评价与学生学习效果、教学创新成果挂钩,激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三是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引进和培养优秀教师,采取专家引领、专题研训、赛课比武、一课一研等创新举措,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创新实践。四是构建智慧化管理模式。引入前沿科技元素,广泛应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精准捕捉和分析学生行为和成绩数据,生成学生个人数据库,赋能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发展。
以特色文化涵养教育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万福实验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注重校园环境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一是以“福”文化课程建设为抓手,精心设计“福德课程”“福慧学堂”“福强运动”“福美创艺”“造福天下”“福祉探究”“福彩社团”七大育人载体。二是构建“四不·六要”行为规范体系,举办诗歌朗诵会、汉字游园会、校园体育节、文化艺术节、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等活动,开展学雷锋、成人礼、反欺凌等系列主题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是创建异国文化日,引进并整合国际优质课程,项目化学习异国文化,实现中外课程融合,引导学生树立全球观念,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四是深化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围绕“我们的节日”,开展背唱“二十四节气”歌、元宵灯谜赛、清明祭扫烈士墓、中秋话团圆诗会、重阳为老人服务等主题活动,传承民族文化,让学生记住中国节。
未来,万福实验学校将秉持“创造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的教育”的宗旨,不断开拓创新,勇毅前行,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书写更加辉煌的教育篇章!